春运遇降温,1月以来羽绒服销量同比上涨逾50%******
日前,受强冷空气及南支槽影响,我国大部地区出现了雨雪及大风降温天气。我国多地区气温先后下降8~12℃,各地地方气象台也相继发布寒潮预警。
与此同时,春节前夕,受寒潮影响,消费趋势上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保暖消费与年货消费一起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特卖电商唯品会相关数据显示,1月以来,羽绒服、保暖内衣、电暖器等保暖用品在平台上的热度持续走高。
每到冬季,羽绒服都是不少人的购物首选,2023年同样不例外。不过,不同于往年,现在市面上销售的羽绒服有所不同。2022年年初,我国发布了GB/T14272-2021《羽绒服装》标准(下称“新国标”),并于2022年4月1日正式实施。其中,新国标明确把“含绒量”修改为“绒子含量”。新国标的起草单位包含波司登、雪中飞、艾莱依、雅鹿等行业头部公司,森马、耐克、七匹狼等服饰企业也参与其中。
根据新的《羽绒服装》标准,只有绒子含量不低于50%,才能称为羽绒服。绒子是一朵羽绒中最优质的部分,直接发挥保暖作用;羽丝、绒丝则是朵绒掉下来的单丝,没有蓬松感。简单来说,“羽绒=绒子+羽丝、绒丝”。就同样的充绒量而言,绒子含量高,保暖性更强;绒子含量低、绒丝与羽丝含量高,容易出现“不保暖且容易漏丝”等问题。
业内人士认为,新国标能改善、解决羽绒服常出现的钻毛问题。因为钻毛主要和里衬品质及绒子含量相关,里衬品质越好、含绒量越高越不容易钻毛。此外,新国标的实施也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国产羽绒服整体品质,增强其市场竞争力。
新标准背后,牵动的是千亿元级别的市场。中国服装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至2021年,中国羽绒服市场规模从767亿元增长至1562亿元,年均复合增速达到12.6%,高于整体服装市场,有机构估计 2022年这一数字超过到1600亿元。
记者搜索各大电商平台发现,诸多相关品牌目前已经换上了新标。在羽绒服新国标实施的首个旺季近一个多月来,不少品牌羽绒服的销量持续增加。
唯品会数据显示,1月以来羽绒服销量同比上涨50%以上,运动羽绒服销量同比翻倍。在天猫上,服饰向来是重头,在近期冬装的销售中,羽绒服品牌占比近半,除冠军波司登外,鸭鸭超越优衣库跃居第二,雪中飞重进前五,雅鹿上榜排名第九。
除了羽绒服外,其他保暖产品也一样热销。不过,根据平台提供的信息,不同地域不同的御寒方式也是多样化。
唯品会数据显示,近两周来,北京市民在御寒方面更多选择保暖内衣,保暖内衣销量平均增长60%以上。上海消费者则更青睐电热毯,电热毯销量同比增长30%以上。成都消费者钟爱购买羽绒服,女/男式羽绒服在当地位居销量前两位。在广州,女式大衣的销量同比猛增59%,儿童毛衣销量同比增长83%。
高博会服务高校设备更新改造及数字化建设专项工作新闻发布会在京召开******
光明网讯(记者 李伯玺)1月10日,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以下简称“高博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召开,会议介绍了高博会服务高校设备更新改造及数字化建设专项工作情况。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秘书长姜恩来,学会实验室管理工作分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北京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部部长刘克新,学会教育信息化分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华东师范大学信息化治理委员会秘书长沈富可等出席发布会。发布会由学会事业发展部主任吴英策主持。
发布会现场 光明网记者 李伯玺摄
姜恩来表示,为服务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提升高校设备更新改造效率,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把服务高校设备更新改造及数字化建设列为重点工作,并纳入高博会重要项目,拟采取开展优秀解决方案征集遴选工作,定期举办解决方案推介会,定期发布“高博会推荐产品名录”,以及建设服务高校的一站式数字化采购平台等多项措施予以支持。
刘克新介绍,近年来,全国高校仪器设备拥有量每年都以大约10%的速度增长,总值已接近万亿元。高博会在推进高等教育领域设备升级改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据悉,第58届高博会将在2023年4月8日至10日,与第59届高博会合并举办。届时,将有大批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等携手,助力高校设备更新改造及数字化建设。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